
《洪武蘇州府志》讀者分享會現場
7月23日上午,由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、廣陵書社聯合舉辦的《洪武蘇州府志》讀者分享會在第十屆江蘇書展舉辦。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陳興南、副主任陳其弟、蘇州圖書館古籍部主任孫中旺、廣陵書社副總編輯劉棟與讀者共同分享《洪武蘇州府志》(簡體精裝本)版本傳承、整理緣起、內容價值與出版過程。
蘇州歷史上第一部冠以蘇州地名的志書
《洪武蘇州府志》由時任吳縣教諭的盧熊所著,為南宋中晚期至明中葉近300年間蘇州所存的唯一一部府級方志。其體例創始、資料搜羅編輯,對后來志書影響甚大。
在洪武十二年(1379)刊刻后,630余年間從未重刊過,傳世稀有,頗為藏家所重。據陳其弟介紹,當年他在藏書目錄中多方搜尋,只尋得傳世4種版本。傳世刻本只有國圖和南圖各一套。鈔本有二,清抄本藏于蘇州博物館;明抄本藏于臺灣,臺灣成文出版社有“據明洪武十二年鈔本”影印的《中國方志叢書》本。
國家圖書館藏《洪武蘇州府志》初刻本《目錄》作“郡人盧熊輯”,洪武十二年初刻,缺頁配清初毛氏汲古閣影明抄本,遞經毛晉、宋賓王、黃丕烈?。謝國楨《江浙訪書記》稱“民國壬子江安傅增湘先生旅游蘇州,于蘇州書賈楊馥堂手中購得是書,為常熟汲古閣毛氏及吳門石韞玉舊藏。且為婁水宋賓王校補”。
2015年《洪武蘇州府志》
首部線裝點校本整理出版
《洪武蘇州府志》整理工作起步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,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在籌建市方志館時,多方努力,終于征購到北京圖書館藏傅增湘藏明刻《蘇州府志》復印本。然而,在?边^程中,陳其弟發現不論是刻本還是抄本,都存在模糊不清和殘缺較多的問題,不是加上標點即可出版那么簡單。

陳其弟以洪武初刻本為底本,臺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的“據明洪武十二年鈔本”影印《中國方志叢書》本作為參校本,并參!秴强ぶ尽贰豆锰K志》《乾隆蘇州府志》《道光蘇州府志》《同治蘇州府志》或明清《吳縣志》《昆山縣志》多種志書。經過十余個寒暑的努力,終于完成了《洪武蘇州府志》整理。2015年由廣陵書社線裝出版,一函10冊,8冊為正文,2冊為?庇。

“一部名實相符的蘇州府志!這是著名方志學家倉修良先生在序言中對這部《洪武蘇州府志》的評價。
時隔5年,簡體本后出轉精以廣流傳

修訂緣起
·線裝本限量珍藏,不能滿足普通讀者閱讀研究的需求
·蘇州志辦考慮該志書的示范意義、巨大價值,出版精裝簡體本,使地方文獻“化身千百”
·書社重新審校、與正史相考訂核查,修訂重印簡體本后,將為廣大讀者提供一部后出轉精的學術精品
修訂內容
一、修訂訛、誤、脫、衍字。主要根據正史校核志書中的人物傳記部分,解決志書本身在抄、刻過程中產生的訛、誤、脫、衍字情況。
二、修訂職官名稱誤點。
三、規范頁下注。
“笨功夫”背后的發現與價值
劉棟介紹,此次修訂既厘正了線裝本中存在的一些訛誤,為讀者盡可能提供完善可靠的本子,同時我們也通過與正史中人物傳記的逐字核校,解決了小傳部分職銜、爵位等誤點問題,這就使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個精裝本更具有“后出轉精”的學術意義。
人手一編,吳郡文獻傳之不絕
這部《洪武蘇州府志》,藏書家傅增湘希望能重刊“萬本流傳”,文獻文家王欣夫希望“有力者據以重雕,則人手一編”。
蘇州市的修志人員傳承優秀修志傳統,默默付出,無私奉獻,成就這部簡體精裝本的《洪武蘇州府志》面世,而讓“吳郡文獻傳之不絕”。
蘇州市方志辦陳興南主任總結:多年來,蘇州精品良志層出不群,記錄了昨日今夕的蘇州歷史故事,也成就了蘇州文化淵藪的美譽。在分享會現場舉行了抽獎簽贈活動,20余位幸運讀者得到了陳其弟親筆簽名的《洪武蘇州府志》簡體精裝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