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 珍
乾嘉時期,正是有清承平之世,文人學者眾多,詩文著作如林。如王芑孫,聲名極盛,在當時就以詩文學術鳴于世。今芑孫著作《淵雅堂全集》由明代名臣王鏊后裔王義勝先生點校整理,是其詩文集自嘉慶付梓以來,首次系統點校整理出版。出版得到相關領導、專家的支持,列入2016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項目、江蘇省“十三五”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。
一、王芑孫其人
王芑孫(1755—1818),字念豐,號鐵夫,更號惕甫,又號楞伽山人、樗隱老人、老鐵等。清江蘇省蘇州府長洲縣人。乾隆五十三年召試舉人,累舉進士不第。官華亭縣教諭、候補國子監典簿。其十世祖為明代弘治、正德間名臣、內閣大學士王鏊。幼聰明好學,屢為學使所推重。有清一代名臣劉墉、彭元瑞等皆賞識拔擢,其聲名在諸生間無人不知。然屢困場屋,乃肆力于詩古文辭,終以辭章之學,尤以詩文享譽海內,當時已與洪亮吉、孫星衍等大家齊名,為乾嘉時期最重要的詩人、學者之一。著有《淵雅堂全集》及《碑版文廣例》等。
芑孫嘗作自贊,有云:“剛峰之剛,乖厓之乖。古有其人,舉世非之。字以表德,坦然無疑。猗嗟鐵夫,自命何如。謂可悔耶,義有與扶。謂勿悔耶,孑以無徒。錯也莫鑄,躍果非祥。今其衰矣,聊善而藏。一筇一笠,一我相將!保ㄒ姟段炊ǜ濉肪矶弧豆滦幸灰鈭D自贊》)芑孫摯友曾燠贊之曰:“其文能動天子,而為有司之所黜;其行不愧古人,而為時俗之所嫉;蛟唬骸律僮再H焉?’而君弗屑也。烏乎!此鐵夫之所以為鐵也!保ㄒ“惕甫先生四十七歲小像贊”)又鐵保贊之曰:“鐵夫之為人如其詩,崢嶸傲岸,無一字寄人籬落下;而上下五百年,縱橫一萬里,自有一種不可磨滅之氣!保ㄒ姟毒幠暝姼濉疯F保序)讀懂“乖”“剛”二字者,即讀懂芑孫。
二、《淵雅堂全集》版本
《淵雅堂全集》為芑孫親手編定,版本較復雜。嘉慶九年甲子初刻成書,當時僅詩十六卷,文十六卷,另及《詩外集》《文外集》《瑤想詞》《讀賦卮言》,又附其夫人貞秀《寫韻軒小稿》、胞弟翼孫《波馀遺稿》。至嘉慶二十年,門人沈慈重刻,作品止于六十歲時。詩增至二十卷,文增至二十六卷,而刪去《文外集》。僅刻印百部,俄頃散盡。至嘉慶二十五年,芑孫去世三年,其子嘉祥續刻匯印本,補入六十歲后之作,《詩續稿》《文續稿》各一卷,并將嘉慶二十年本所刪《文外集》再次輯入,是為完本。后《續修四庫全書》本即采用此本,卻刪除《寫韻軒小稿》與《波馀遺稿》。此次整理《淵雅堂全集》,即采用《續修四庫全書》本,又據嘉慶甲子本將被刪除者補入,亦可謂完本。整理者認為貞秀與翼孫實乃芑孫生命之重,其血肉靈魂皆融于一體者,不可分離,故而將他們二人的著作又編入集中。
全書共六十二卷,或因多次刊版,又綜合各版本,編次有所凌亂,故整理者重新編次,按詩、文、外集編排:《詩外集》二卷、《詩續稿》一卷歸入《編年詩稿》二十卷后,為詩集;《文外集》四卷、《文續稿》一卷歸入《未定稿》二十六卷后,為文集;《瑤想詞》一卷、《讀賦卮言》一卷、《寫韻軒小稿》二卷、《波馀遺稿》四卷,為外集。
三、《淵雅堂全集》主要內容及價值
詩集收詩一千六百九十余首。芑孫的詩,語言精練,有的奔放遒勁,有的質樸沉郁,體裁以五、七言近、古體詩歌為主,兼有六言等雜言體;題材包括反映民眾疾苦、描寫邊塞風光、山水記游、懷親思友,為友人評定詩冊、題寫書畫等。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圖冊《西域圖志》作注而寫的邊塞詩《西陬牧唱詞六十首》(見《編年詩稿》卷七)。其內容主要涉及《西域圖志》第十二至二十三卷之疆域,詳細介紹了西域的山川、河流布局,生活于天山南北的回部、準噶爾兩部的歷史沿革、政治制度、科技文化、風俗民情等,以及歷朝統治者在西域的建制與沿革狀況,描繪了一幅幅生動活潑的西域人民生活圖卷。一共六十首絕句,結構嚴謹,內容豐富,資料豐贍,每首詩后有自注,字數常常超過正文數倍乃至幾十倍,考證精審詳實,有助于讀者準確地解讀詩句。張維屏《聽松廬詩話》贊曰:“王鐵夫有《西陬牧唱詞》六十首及自注,敘述西域山川及準回諸部土風夷俗頗詳,可與尤西堂《外國竹枝詞》、紀文達《烏魯木齊雜詩》并傳!
文集收文四百七十篇。芑孫的文,有賦、序、記、書、傳、碑銘、墓表、志銘、狀、事略、書事、行實、論、說、銘、箴、硯銘、雜銘、頌、贊、祭文、哀辭、書后、題跋等,各體悉備,嚴謹而有法度,清新雅潔,篇篇可誦。芑孫自重者實乃古文,其對古文之旨,身體力行,正如其《未定稿》自序云:“夫將承學治古文,必且融會于群經,旁貫以小學,導源于身心性命之間,究觀于上下天人之際,本其所不容已者發為言,而又裁之以國家之掌故、朝廷之令典,如是然后行之以馬、班之法,運之乎韓、歐之體,無難易平險高下,而一歸乎心之所安,與夫義之所止,非是者不為能!笔羌d,如《華亭二布衣傳》《何元長傳》《張節母單孺人家傳》《清故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兵部尚書致仕彭公神道碑銘》等,保存了大批人物傳記,對研究人物生平、歷史變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;又如《書名臣年表后》《書重印太平御覽》《先文恪公古單方書后》《題沈氏戲鴻堂帖》《先文恪公五同會圖跋》等,多真知灼見,也記錄了一些珍貴文獻、文物的流傳保藏情況;等等。
外集中,《瑤想詞》收詞三十二首,為芑孫唯一詞集,是其二十八歲消寒之暇的游戲文字。雖少,卻也清新可誦,有清詞風韻!蹲x賦卮言》為芑孫賦論專著,收文十六篇,分導源、審體、立意、謀篇、造句、小賦、律賦、獻賦、試賦、序例、注例、和賦例、韻例、官韻例、押虛字例、總指等,于賦體之流變,賦之作法、體裁、結構、韻律等,皆窮原竟委,為芑孫深造自得之言,在清代乃至整個古代賦論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!秾戫嵻幮「濉芳雌浞蛉瞬茇懶愕脑娢募。于芑孫而言,貞秀不僅是賢內助,更是能相互詩文酬唱、切磋之紅顏知己。貞秀,字墨琴,安徽休寧人。自幼天資聰穎,歸芑孫后,不但主持中饋,而且雅好詩書,尤擅書法,大學士劉墉為其書齋寫韻軒題匾,故聲名在外,求其書字者日盈門。其情其況,于《寫韻軒小稿》中有所表露。集中亦不乏從女性角度記述對書法的看法,如《跋自臨蘭亭(十則)》《跋自臨磚塔銘(十五則)》等,議論新穎,堪為女性書法史補缺!恫ㄢ胚z稿》為其仲弟翼孫的遺詩。翼孫,字以燕,號聽夫,襄陽呂堰驛巡檢,嘉慶元年于枝江之亂中力戰而不屈死。芑孫不僅為翼孫編撰遺詩遺文,還遍請天下士大夫、有文之士,為之或作行狀,或作墓志銘,或作記,或作詩,以表彰之,欲使其名揚后世。其文其詩連同翼孫殉難之事的官方文書如敕書、上諭等,亦編入《波馀遺稿》,篇什之多,目不暇接。這些詩文都是研究翼孫的重要史料,允為可貴。而芑孫交游之廣泛,望重士林,亦可見一斑。
古人詩文集,是其生平之真實寫照,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,且無任何矯飾;又反映了歷史風云之變遷,為之保留了大量生動之細節!稖Y雅堂全集》中題材豐富、類型眾多的文章,是隨著芑孫一生的廣泛交游、親歷見聞與深刻感悟,逐漸積累而成的,同時又附錄了不少同時期或前后著名文人、官員如洪亮吉、張問陶、王昶、吳錫麟、曾燠、石韞玉、劉墉、孫星衍、伊秉綬、袁枚、姚鼐,以及蒙古族法式善、滿族鐵保等的詩文(來詩、和作、題詞、來書、答書等),本身就隱含了廣泛的資料價值。可以說,本書是研究王芑孫的第一手資料,同時也是研究曹貞秀、王翼孫等乾嘉時期知識分子及其文學詩歌藝術,乃至清乾嘉時期社會風俗、歷史畫卷等的第一手資料,極具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。
(《淵雅堂全集》,廣陵書社2017年6月出版,定價:260元)